◎苑广阔
近年来,随着不少非遗传承人开始在短视频及网络社交平台上展示并讲解非遗技艺,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精彩作品不断走红出圈。部分年轻网民也不只是默默围观,而是主动学习相关技能。这些“业余非遗手艺人”凭着一腔热爱,在网上自学互勉,探索制作富有创意和新意的非遗手工艺品,给传统非遗文化赋予新内涵,成为非遗传承新力量。
非遗作为传统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其文化和艺术魅力,早就征服了很多人。但是和当代流行文化相比,非遗仍然显得有些小众化、有些“曲高和寡”,往往只能在某些特定的地区或者是特定的场合,才能展现出自己的活力。而伴随着短视频平台的兴起,越来越多非遗传承人走进直播间,利用短视频来展示非遗文化、销售非遗产品、传承非遗技艺,受到了网友们的关注与欢迎。这意味着,非遗传承人把展示、传承非遗文化的人群,从原来的“身边人”变成了现在的“天南地北人”。这不仅可以让更多人感受到非遗文化的魅力,同时可以在更广泛的人群中发掘更多喜爱非遗文化、愿意继承和弘扬非遗文化的人。
与此同时,一个更加值得期待的现象开始出现,那就是越来越多的人,因为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开始主动学习和继承非遗文化,同时又通过短视频平台,进一步地展示和弘扬非遗文化。这些网友除了根据短视频平台上的非遗传承人学习各种技艺和文化之外,也在线下积极寻找机会来进行学习,以精进自己的技艺,然后通过短视频展示自己的技艺。
这实际上也意味着,非遗文化的弘扬和传承,开始从少数的非遗传承人,扩大到了普通的网友群体,传承非遗文化的人群、力量,相比于以前都大大增加了。而这些网友自觉主动传承非遗文化的做法,又进一步吸引了更多人加入其中,形成滚雪球效应,让非遗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承。
早就有人说过,非遗文化要想得到更好地弘扬和传承,关键是要在现代社会找准自己的定位、找到自身的价值。现在借助短视频平台的力量,一方面网友可以通过展示非遗文化和技艺,获得来自全国网友的打赏,有了收入;另一方面,很多非遗产品,例如竹编、棕编、鸟笼等等,都受到了很多网友的欢迎,可以直接从直播间进行购买,也就为这些非遗传承人带来了收入。
正如一位非遗传承人所说,很多时候,年轻人缺少的是了解非遗技艺的渠道,而非兴趣。所以当越来越多的非遗文化通过短视频平台得到展示,自然也就吸引了更多年轻人的关注、喜爱,然后主动去学习和传承。我们期待有更多的非遗文化走进直播间,有更多的年轻人去学习和传承非遗文化。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资讯信息,所渉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消费。文章内容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站观点,仅供读者参考。
01尿路健康产品:有望成为女性私密健康细分领域中的“蓝海”来自中...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根据我国载人月球探测工程规划,20...
,小米公司近日宣布,在印度市场销售的部分机型存在系统UI、前摄方...
感谢IT之家网友华南吴彦祖的线索投递!,华擎将在2023台北国际...
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的持续推进,新时代的农民依靠技术、专业知识逐...
RedmiK60E手机发布于2022年12月27日,其上市售价为...